Nike Kyrie 2 伴随着凯利·厄文获得了自己生涯的第一座总冠军奖杯。在球场上,厄文也曾上脚过无数的Kyrie 2 配色。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一聊这双我个人认为非常值得收藏,同时可能也是小编个人认为整个2020年买过的最值得的一双鞋。希望阅读完本文,结合自身运动习惯和Kyrie 2 性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球鞋。
厄文2代-Nike Kyrie 2
说到Kyrie 2,就不得不提一提它的上一代Kyrie 1:耐看的外观设计,出色的场地感,丰富的配色,以及NIKE公司出色的营销策略,再加上厄文场上场下的超高人气,使得Kyrie 1甚至一度达到了一鞋难求的地步。
Kyrie 2 是凱里·厄文的第二代簽名戰靴。為了支撐歐文在場上各種突破物理極限的技術動作,Kyrie 2 在設計上採用了前所未有的曲面中底及大底設計,專為增強傾斜程度和突破動作而特別打造。 厄文驚人的加速、減速、變向造就了球場上極富殺傷力的攻擊點,他的身體也因此需要承受 4 倍的重力加速度。
Kyrie 2 由 Leo Chang 張傳禧操刀設計,無論是鞋身輪廓還是環繞綁帶,無論是抓地大底還是獨特的鞋幫呈現,都定位高性能實戰,為厄文的場上拼殺帶來穩定而全方位的支持。
Nike Kyrie 2鞋評-物價等值
外觀:
一打眼就能猜出是傳禧大師作品—Leo Chang,整雙鞋處處流淌著他的個人風格。不知怎麼,他的作品總是給人一種‘前衛的科技感’,這種科技感並不是那種複雜精密儀器給人帶來的感覺,而是一種有機體與智慧相結合的詭異。這一點早在KD系列9代籃球鞋就有體現,到了Kyrie 2上也是一以貫之。
關於這雙鞋的外觀,另一點值得一提的是:鞋面被綁帶分割成了兩部分,在配色和材質方面這兩部分有了更多變化的空間,這一點在已經發布的配色中已經可見一斑。此外,這雙鞋在細節方面也很用心:外側中底上的鉤子Logo很是寫意,鞋舌和鞋底的歐文專屬標識也是出現得恰到好處。鞋幫處一圈圈年輪式的凹槽,讓我聯想到了八卦輪盤,或是古代墓穴里安裝在大門上的複雜機關,給人一種蘊藏著神秘力量的感覺。
鞋舌內側有厄文簽名,下方寫有‘JBY’字樣,這是厄文個人的箴言,意思是‘Just be you’厄文屌屌的個性彰顯無遺。左右腳綁帶內側印有不同字樣,左腳的‘H+H’是厄文的口頭禪 – ‘HUNGRY AND HUMBLE’,右腳內側的字樣源自厄文的母親,‘8.13.67 ELIZABETH 9.8.96’代表她的生日、名字和忌日,包含了對母親的懷念。
包裹:
把腳塞進鞋子里,系好鞋帶,粘牢綁帶,最先感受到的就是這雙鞋子的包裹。完美的包裹性應該是什麼樣的?在我看來八個字‘緊而不勒、牢而不硌’。
Kyrie 2這雙鞋子的包裹應該用‘緊固’來形容,得益於它出色的鞋帶和綁帶設計,傾斜的首節鞋帶孔讓鞋帶最大限度地從多個方向收緊,鎖住前掌;一根綁帶從內側足弓斜拉直至腳踝,充分固定了你的腳,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一根綁帶的作用,讓整雙鞋子顯得流暢而輕盈,後跟內置的TPU也對鞋幫起到了足夠的支撐作用。
雖然 Kyrie 2 的包裹‘緊固’,但卻是以犧牲一部分舒適性為代價的,至少,前期的穿著感受是這樣的。鞋面的材質並沒有看上去那麼軟,綁帶的材質也比較硬,跑動中會有‘勒’和‘硌’的感覺,但對我來說,這種不舒適的感覺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的,相信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後,不舒適感會一點點緩解。
抓地:
嚴格的說籃球本身就是一項室內運動,同一雙球鞋在不同材質的場地上,防滑抓地表現是不一樣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如果一雙球鞋在木地板上的防滑抓地表現優秀,是不太可能在瀝青場地上打滑的。
拿到鞋子的時候,我就已經預感到了這雙 Kyrie 2 的抓地表現一定是一流的,事實也驗證了我的想法。在乾淨的地板上,這雙鞋幾乎從不打滑,每一次變相、折返、急起、急停,伴隨著清脆的‘吱吱’聲,你能感受到的是鞋子出色的反饋速度,絕不拖泥帶水。
【重點表揚】-大底:
傳統籃球鞋的大底總是設計成儘可能的寬大、平坦,以增加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從而提升穩定性與抓地力。然而,有技術統計顯示厄文的平均運球速度為每小時21英里,幾乎是聯盟球員平均速度的兩倍,而在變向運球時,厄文的蹬地力可以達到770磅並且與地面呈40度的銳角,就連昔日的「變向狂魔」阿倫·艾弗森都表示:厄文的變相我做不出。面對這樣一位球員,傳統的大底設計也許真的不夠用了。這一次, Nike Kyrie 2採用了創新的彎曲底面,並且延續一代的大底上翻的設計同時,進一步弱化了邊緣界限,使得整個大底呈現出優美的弧形,渾然一體。當然,這樣的設計並不是為了好看,實戰中這種設計的優勢表現的淋漓盡致。上翻的曲面大底可以幫助你的腳在各個角度與地面建立良好的接觸面,用最短的時間,提供最大的摩擦力。你可以想像一輛GP賽車高速過彎時的場景。提早接觸地面,加快速度。
緩震:
大家一直很關心這鞋子到底有沒有Zoom,我沒有拆鞋,所以並不敢瞎說。但說實話,我並不關心Zoom是不是存在,有Zoom≠緩震好,反之亦然,穿著感受才是硬道理。對於緩震,也不是一味地軟、彈就是好。現在有些球友的腳被時下各種先進的緩震技術慣壞了,一雙鞋子拿過來最關心的就是緩震,緩震不好的鞋子直接Pass。殊不知很多時候球鞋太踩屎會犧牲反饋速度,選鞋子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果你是一個體重較輕,能跑能跳的速度流、突破流,要太好的緩震反而會拖泥帶水,有些緩震技術還會不可避免地增加鞋底厚度,造成重心過高,進而影響穩定性,這對速度流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在這裡我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Kyrie 2的緩震可以用一個字高度概括——硬,誰穿誰硬,不硬不要錢,不硬你來找我。但對於像厄文這樣技術特點的球員來說,對反饋速度的要求要遠高於緩震。還是那句話,根據自己的特點選鞋子,如果真的是體重比較大,對緩震要求比較高的朋友,實戰還是避開厄文2吧;對於靈巧型後衛,這雙鞋絕對適合你。
耐久度:
就從我自己的感受簡單說一下吧,就是XJB說:我對鞋面的耐久度有信心,但是鞋底的紋路讓我比較擔心,創新的紋路走向確實有著很好的防滑表現,但是,紋路磨損嚴重以後會怎樣?而且這個紋路似乎很容易磨平,特別是在外場,這一點,並不是有沒有XDR能夠解決的。話又說回來,不能指望一雙鞋穿一輩子吧,哈哈。
整體舒適:
鞋墊是防臭的碳顆粒鞋墊,和戰士9不同,用了包邊型的鞋墊,戰士9的鞋墊就是直板板一塊,大多數鞋墊都是直板板的款,當然不包括露娜墊。這種包邊的鞋墊更多是為了解決Kyrie 2鞋楦偏的問題。給後跟更多的貼合感,通過綁帶的向後的壓力以及後跟TPU將腳跟用鞋墊包覆而產生貼合感。
Kyrie 2在後掌固定包覆上,我給的評價很高。Kyrie 2後跟在腳踝跟腱處做了填充,在跟骨處形成了凹陷。這種前有綁帶後有TPU中部填充做固定包裹的設計將低價低配做成了高享受。另外在前掌基本是這雙鞋失敗的地方,在鞋型上先不說,那是後面實戰部分的內容,這裡就說說前掌中底,前掌中底與後掌做了兩2種材質的中低墊,前掌彈性更好,類似於聚丙烯材質或類硅膠的感覺,有彈性韌性,有可還原性。
總評:
总体来说厄文2给我惊喜很大,前掌并没有板砖,后掌Zoom很够用,整个中低跟战士9的极为相似,不需要什么过多的铺垫,脚感很足,不像露娜稀泥,也不像AIR软,个人觉得是鉴于Zoom和露娜之间的一种程度,不塌陷不Q弹。有一定寿命,不会想露娜那样短命,这种配置我除了说他物价等值不知道说什么好,在这个价格区间鞋子很多,但是不会有想这双鞋一样,外观符合大众审美,配置脚感,保护等等一应俱全。
Kyrie 2 Low 低幫版
在推出海綿寶寶系列之前,Kyrie Low 2 並不被熟知。在2019年NBA總決賽期間,Nike 首次推出了 Kyrie Low 2。Nike Kyrie Low 2不能簡單意義上被定義為Nike Kyrie 2的低幫版本,因為從很多地方來看,兩款球鞋除了技術上有相通之處,很多特質上來看都屬於完全不同的兩款球鞋了。
首先,Nike Kyrie Low 2的腳踝支撐和鎖定性極強,而Kyrie 2的優點在於出色的牽引力,但鎖定上達不到Nike Kyrie Low 2那樣出色的狀態。
Nike Kyrie Low 2的抓地力極為出色,即便是在外場,也能夠牢牢地抓住地面,而它的緩震更可能是所有厄文簽名鞋中最棒的。相比於Kyrie 2的缺點是它的牽引力在戶外球場不能夠持續,而且整體缺少Kyrie 2的柔韌性,儘管腳跟和前腳都設置了Zoom單元,但很多使用者表示他們無法感受到Zoom的作用,甚至後腳跟還會有一些脆弱。
厄文歷代最強實戰鞋?為何說Kyrie Low 2比簽名鞋還強?下邊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厄文 Low 2 的評測報告吧。
Kyrie Low 2版型
這雙厄文Low2代小的細節方面,看到了走心的設計和搭配。兩側支撐片的加持,減配了中底的TPU。前後麻將ZOOM的搭配,也是絕對的良心配置,強於899的字母哥一代。整體對比一代來說,看到了更多的用心,無論是材質,還是細節都有明顯的提升。
Kyrie Low 2各性能開箱測評
外觀:
這雙鞋拿到手第一眼我就覺得能看到很多過往厄文簽名鞋的影子,譬如它整體的造型很像是3代,譬如兩側的支撐片,尤其是內側足弓這部分,很像是6代。和最近幾款厄文正代的簽名鞋不同的是,這款Kyrie Low 2的整體造型並不是那種很圓的那種,而是很細長的那種感覺,鞋身整體十分修長。
鞋面用到了一整塊的這種工程網布,但是我覺得對比一代,它並沒有顯得很廉價,反而這個鞋面看上去是很精緻,很有質感的那種,而且球鞋整體看上去是比較透氣的。
在鞋舌上,有著厄文球衣號碼‘11’的標識,以及歐文的個人Logo
在鞋頭的位置,還有一塊硬質的防踢設計。
包裹:
這雙鞋的鞋帶孔是比較有意思的,側邊的TPU直接從兩側的中底延伸到腳背,而且還能根據需要來調節鞋帶的穿孔位置。根據測試,穿上中上的鞋帶孔的包裹感最好。
雖然看上去只有6組,但是這其中各有玄機。前面兩組其實看做是4組,因為是2對鞋帶孔,如果你的腳型比較瘦,那麼這4組都可以穿上,如果你的腳型比較寬,那麼完全可以選擇只穿過最外面的兩組。而中間的3組,則是配合到鞋面上內外兩塊支撐片共同協作的,包括鞋身以及支撐片,上下一共是有3排鞋帶孔供大家選擇的。還是一個比較人性化的設計的。
支撐:
內側的支撐片直接延伸到了足弓的位置,和厄文6的魔術貼設計如出一轍。這樣的一個設計處理還是可以提供一定的剛性,提供一定抗扭支持的。
後跟方面,雖然沒有額外的海綿填充,但是內襯還是比較厚的,而且後跟港寶的面積和硬度都是非常可觀的,在外面還有一塊紅色的編織材質,提供額外的包裹。
個人感覺這雙鞋的包裹總體來說是:AJ33<PG3<KT4<歐文5<歐文Low2
緩震:
中底方面應該是讓這雙鞋口碑不錯的主要原因:前後分離的Air Zoom 。前後雙Zoom,前掌踩開以後是真的軟,後掌調教的很好,平時落地不會震,但是也不會非常的軟,比較有韌性。還有一個非常強的地方是,穿著這雙鞋打完球腳不會酸,平時穿完 Freak 1, KT4 和 AJ33以後腳是真的酸疼,但是這雙鞋的緩震真的調教的太好了。
雖然前後掌用到的都是麻將型的Zoom Air,但是有總比沒有強,兩塊Zoom的配置比Nike自己很多簽名鞋的配置都要好了,不得不說還是挺讓人唏噓的。而且這兩塊Zoom的腳感還是蠻明顯的,上腳之後能有一定的反饋。雖然覆蓋面積小,但是厚度是真的感人。
防側翻:
這雙鞋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點就是中外底的造型結構。大家都知道,厄文的簽名鞋用到的基本都是球形,或者說圓形的外底,而這雙Kyrie Low 2則是用到了比較常規的造型。在前後掌都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延伸,同時保持住了前凸後翹的設計,依舊是很適合突破型選手的設計。而前掌的內側,外底有一大塊的上翻,可以增加球鞋與地面間的摩擦。
外底抓地力: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雙鞋最牛逼最牛逼的地方就是它的抓地力
這雙鞋最牛逼最牛逼的地方就是它的抓地力
這雙鞋最牛逼最牛逼的地方就是它的抓地力
外底紋路方面,我覺得和Nike Kobe NXT 360很像,是這種細密的顆粒狀紋路,整個外底全是凸出來的小橡膠條,而且還很厚,在打木地板的時候簡直太防滑,打橡膠地板摩擦力太大以至於好幾次都差點摔倒。這已經被磨了半年了,剛買回來的時候橡膠條非常厚。鞋底這個厄文的Logo也是比較顯眼的。
Kyrie Low 2實戰
來給大家說說 Kyrie Low 2 的實戰感受吧,我是全場半場都有打。突投55開,偏向於找節奏投籃終結,偶爾也會做一些突破動作。
前掌包裹很緊實,但是因為鞋子是美版的有點擠腳穿一會兒還比較適應。中間有紅色的地方包裹很好,有一點點壓腳背。後掌包裹比較一般,我鞋帶勒得緊,壓腳背了後掌感覺還是有點點晃動,這可能因為我腳後跟比較窄,但是沒有隨時拔出來的感覺。
防側翻很不錯,大底外擴加強藍色的 TPU 支撐性很強。而且中足的紅色 TPU 延伸到足弓給鞋子很強的抗扭,雖然看拆解視頻里沒有抗扭片,但是打完球不會感到足底酸疼的感覺。
抓地力在內場的塑料地很好,而且感覺鞋底挺貼地的。前掌可以感覺到一點 Zoom,但是不明顯,也不會覺得特別硬。後掌我體重就140多,沒啥特別大感受,也不會感到震得腦瓜疼。貼地感挺好的,突破啟動速度很快。
總體來說就是:
後掌緩震夠用,前掌澎湃
包裹感非常好
抓地恐怖
Kyrie 2_Kyrie Low 2台灣哪里買
點擊登陸NIKE台灣購物網站,選購全新Kyrie 2、Kyrie Low 2籃球鞋。Nike Kyrie籃球鞋穩穩保護每段征程,為減少受傷而設計,腳感舒適更輕鬆,助你一路暢跑。Nike Kyrie 系列籃球鞋款,靈感聚集,翻出個性新潮,用奇思妙想,打造個性運動潮鞋。Kyrie籃球鞋,團課訓練狀態滿格,憑實力駕馭全新配色。
NIKE台灣官方購物網站,在線銷售耐吉籃球鞋、運動T恤、運動服及運動裝備等各款耐吉最新運動產品,會員享專屬優惠,了解最新的運動訓練理念及產品信息,成為NIKE會員,自由暢快的購物體驗,盡在【www.nikesteelersshop.com】
推荐延伸阅读:
Nike再次攜手OFF-White推出特別版跑鞋,如奔跑的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