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NIKE Basketball重磅推薦的籃球鞋系列,HyperDunk系列一直是球迷們心中的焦點,這次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HD家族新成員HD 2017。千人千腳,每雙鞋都有適合的主人!希望閱讀完本文,能幫你找到適合你的HD球鞋。
Nike Hyperdunk 2017特色
1.Flywire將尼龍細絲與合成皮革及網面結合在一起,打造出超輕質但支撐性極強的鞋面。
2.LunarLite泡綿前掌鞋墊結合後跟的Zoom Air緩震單元,還有中底的碳素纖維板,為球員帶來響應迅速的舒適乘騎感。
3.外底運用自然運動原理,為球員賦予更出色的彈性和場地感。
4.Nike Hyperdunk鞋重13盎司(368.54克),是NIKE迄今為止最輕質的籃球鞋之一。
5.鞋品設計師是艾里克·埃瓦(Eric Avar)
6.Phylite外殼有助於保護本已具有彈性的泡綿,同時可以在受到衝擊時產生偏移,如同手風琴原理,從而可以在足部觸擊地面時減少能量損失、提高響應速度。
Nike HyperDunk 2017
關於 HyperDunk 2017 Flyknit你需要了解的五件事
全系搭載 React 緩震科技誕生於 2008 年的 Hyperdunk 系列作為 Nike Basketball 旗下口碑極高的實戰鞋款,它的每一代新品發布,匯聚了 Nike 最前沿的科技,自然也成為廣大實戰愛好者熱議的焦點。
1、全系搭載 React 緩震科技
要說這一代 HyperDunk 2017 最大的看點,無疑是全系搭載的 React 緩震科技。
區別於大家熟悉的 Lunar科技,React 通過無數根發泡纖維匯聚成整個緩震平面,不同位置的受力會使該區域的纖維發生形變,以此達到能量回饋及緩震的效果。同時這種全新材料通過調校後,具有更為輕質的重量以及更加持久的耐用性。簡單來說就是,Nike React 解決了緩震材料衰減的問題,同時在輕質、緩震方面具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通過實物分解來看,在全掌 React 上還加了一層密度更高的泡沫層,以此來提升腳掌在實戰中的穩定與平衡。輔以長期測試而研發的流線型中底及 TPU 加持,多重功效相互作用,最終解決了不需要單獨增加外底延伸就可抑制外翻的功效。
2、針對實戰優化的 Flyknit 織物鞋面
隨著 Flyknit 編織技術的日漸成熟,Nike 旗下愈來愈多的實戰鞋款採用這種輕質、舒適的材料構建鞋身。而眼前這雙 Nike React Hyperdunk 2017 Flyknit,則針對籃球運動將編織鞋面的優化做到了接近極致。
在鞋頭部位注入密集的透明 TPU 線材,加強腳趾受到外界踩踏或衝擊的保護。鞋身部位同樣有類似線材貫穿,以此增強包裹及鞋身強度。
後跟部位特別開口設計,輔以彈性紗線連接。在保證鞋身結構及包裹的同時,大大提升了跟腱在運動中的舒適性,同時也讓腳踝更加靈活。在跑動過程中,避免了鞋幫擱後跟的情況發生。
鞋舌處採用更為直接的鏤空設計,有助於鞋面散熱。飛線依然是標配,提升鞋面包裹,鎖定雙腳。
3、皮質鞋舌提升舒適度
鞋舌採用外側麂皮彰顯質感,內層柔軟皮革提升舒適度。
並特別在鞋舌兩側設有延伸,如果你不注意的話,還納悶為什麼會多出來兩塊。實際是為了避免鞋帶壓迫腳面而增加的填充物,所以大家上腳後記得要調整服帖後再繫緊鞋帶。
採用類似半掌內靴的設計,鞋舌前半部分是與鞋身連在一起,以此提升整體包裹。但對於腳寬或者腳面高的朋友,穿脫過程比較費勁。
4、抓地力極為出色,同時將推出 XDR 版本
HD 2017 外底根據 Nike 長期測試的數據,在足底主要受力點延伸出 8 個同心圓的散射波浪紋理,實測過程中抓地力非常出色,毫不誇張的說達到目前實戰鞋的頂尖水平。同時針對不同的場地條件,HD 2017 還推出 XDR 版本,無論是室內還是外場,使用壽命將更為持久。
5、將有多種版本推向市場
除了小編本次上腳測試的這雙編織版本 Nike React Hyperdunk 2017 Flyknit 外,還將同期發售非 Flyknit 的網面版本和低幫版本。
Nike HyperDunk 2017鞋評
鞋面包裹:9/10
很多人都叫Hyperdunk 2017 Flyknit為「石膏鞋」,確實,如同打上石膏與繃帶的外觀確實不那麼討巧,但在你穿上鞋子並繫緊鞋帶之後,你會發現:鞋面每一處設計和細節都有他存在的意義,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單純的通過織物結構增強鞋面強度,而不是在織物內加入輔助層或在織物表面刷一層膠,就像Nike Kobe 9 Elite一樣成為「偽織物」,喪失了織物結構那種獨一無二的延展性。
鞋頭腳趾部分運用了大量的透明TPU織物,不僅強化了腳趾部分的包裹性,還提高了對腳趾的保護。在腳趾後在腳面彎曲的部分是TPU絲最少的部分,這裡為方便鞋面彎曲而織成比較薄的羅紋狀,實際穿著時也可以感到很顯著的效果,前掌彎曲時鞋面不會對腳造成任何不適感。實際穿著中可以很好地感受到這部分出色的包裹性能,腳面被包的很緊,但因為織物的結構延展特性,在運動時鞋面的形變可以很好的適應各種腳步動作。
中底緩震性:8/10
React值得期待,但還需要多次實戰反饋
若要談起Hyperdunk系列的緩震配置,自然還要從開天闢地的Hyperdunk 08說起。2008年,Air Zoom 與Lunarlite的搭配讓不少朋友覺得耳目一新,至於當時的Lunarlite再到後來的Lunarlon,亦讓人們嘗到了全新科技的甜頭。與此同時,誠如鞋名,此次的Nike React Hyperdunk 2017亦是搭載了Nike的全新緩震科技React,總結起來,同為材質緩震,React有著不遜色於Lunarlon的回彈腳感,並且在我們的兩次實戰評測後,沒有產生絲毫的\”累腳\”與\”缺少彈性\”的感覺,但是話說回來,就材質緩震本身而言,還應需要更多的實戰來檢驗。
鞋幫支撐性:7/10
Flyknit表現中規中矩,常規版本有待考察
就支撐性能而言,我們只得用\”平庸\”二字來形容此次的Hyperdunk 2017,熟悉的Flyknit,熟悉的織物鞋面,依舊是熟悉的腳感,而同此前Hyperdunk 2016的高位鞋帶孔設計相同,如果將Hyperdunk 2017的鞋帶繫緊,還是有著不錯的反饋。但是與此同時,就像我們知道的,Hyperdunk系列樂於打造不同版本的鞋型以此滿足不同選手的需求。除了此次的Flyknit版本,依舊會有普通鞋面版本與低幫版本的發售。至於常規版本是否犀利好穿,還讓我們拭目以待。
舒適性:7.5/10
鞋面極低,穿脫感受驚人的優秀
本來說到舒適性時,這雙Hyperdunk 2017筆者本是想僅僅給一個及格分。從鞋型設計上不難看出, Hyperdunk 2017的鞋面設計極低,幾乎沒有弧度可言,此般設計對於腳背腳感,腳掌較寬的筆者而言,簡直是噩夢一般的設計。但是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就像在東單評測的外場選手\”駿爺\”,他覺得Hyperdunk 2017的鞋楦十分舒適,與他狹長的腳掌搭配的十分融洽。除此之外,在這裡要說的是,讓很多人頗為頭疼的由中高幫設計帶來的穿脫問題絲毫不用考慮,因為在我們幾次穿脫實驗之下,Hyperdunk 2017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費力。
抓地力&穩定:9.5/10
抓地感爆棚,外場耐磨度值得期待
Hyperdunk 2017的抓地力表現成為了最大的亮點,在當時的試穿體驗會上,講解員特意為我們介紹了全新的大底紋路。與此同時,在內場體驗中,伴隨著你的每個腳步,Hyperdunk 2017都會與地板發出吱吱的摩擦聲,讓人十分安心。至於外場方面,即便球場有著些許的浮土,卻沒有對這雙Hyperdunk 2017有著任何的干擾。
實戰總結 :
結束了體驗活動,小編隨後又打了場球,進一步感受 Nike React Hyperdunk 2017 的實戰表現。對於大家最關心的緩震,可以說 React 沒有讓人失望。韌性足夠,不會太硬沒感覺,也不會太軟過於下陷。可以說調教的剛剛好,啟動毫不拖沓。中底穩定性出色,場地感很好,給人一种放心實戰的感覺,不必為球鞋而分心。
Flyknit 鞋面輕質、舒適,完全不需要磨合。根據鞋帶的鬆緊程度,能給你想要的足夠包裹。外底無論是在室內場館還是現在實戰的塑膠外場,抓地力都極為出眾,急停、變相絲毫沒有打滑發生。整體表現對得起 Hyperdunk 在大家心中實戰精英的招牌,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 「踏實」。
如果要說有哪些不足的話,透氣性略差,鞋舌開口較小,部分朋友也許會感到穿脫困難。但瑕不掩瑜,紮實穩定的中底表現,針對性改良的織物鞋身,耐磨又防滑的外底紋路,這雙 Hyperdunk 中的實戰新貴,呈現給我們的是現代科技演繹出的精密與從容,絕對值得大家去上腳體驗。
HyperDunk 2017版型
HD 2017版本有哪些
Hyperdunk 2017 推出3種主打鞋型,分別為編織版本 Nike React Hyperdunk 2017 Flyknit、網面版本 Nike React Hyperdunk 2017 以及網面低幫版本 Nike React Hyperdunk 2017 Low。相同點是全系搭載 React 緩震,不存在中底及外底的差異,這點讓大家可以放心,無論何種版本都可以體驗到這種韌性十足的中底科技。關於 Flyknit 編織版本小編已經在上文詳細評測介紹過了,現在來為大家說下網面和低幫版本。鞋身均採用透氣性更好的 Mesh 工程網面打造,鞋側 Swoosh 回歸傳統大勾造型。取消鞋身動態飛線,而後跟則增加額外支撐,高幫為 TPU 低幫為皮革
Nike HyperDunk 2017 Low
低幫版本的 HD 2017 整體輪廓延續 HD 2017 Flyknit 的設計語言,外側 Swoosh 比 Flyknit 版本更大,鞋身採用工程網面與麂皮細節打造,降低鞋幫高度的同時,透氣性與靈活性都將得到不小的提升。依然搭載全掌 React 緩震科技,想必在啟動爆發和緩震耐久度方面,會帶給我們不小的驚喜。
鞋面外觀:8分
織物鞋面,上腳適應期較短,後跟泡棉填充舒適。
中底緩震:5分
使用REACT材質緩震材料,搭配超長的足弓TPU支撐板。上腳初期感覺偏硬,但經過磨合後會發現舒適度大幅提升。
包裹性:8分
沒有了動態飛線,不過半掌內靴的設計包裹性還是不錯的
耐磨性:9分
外底XDR標識,打了兩次內場,加上平時出街壓馬路,紋路基本沒變化
支撐性:7分
低幫鞋支撐性也就那樣,後跟TPU還是不錯的,可是這一代鞋頭的hyperfuse熱熔貼面怎麼沒有了?
啟動速度:8分
腳趾部分的鞋底與地面有一個明顯的傾角,比歐文3略大,能夠使啟動更快捷
Nike HyperDunk 2017鞋評:總體來看,HD2017 Low的亮點主要體現在React科技和仿生鞋底上,不過Low版的飛線被閹割掉了也是種遺憾,優點主要是防滑耐磨,缺點的話,個人覺得緩震方面並不滿意。
HyperDunk 2017高筒
Nike React Hyperdunk 2017 渾然一體的配色設計讓這雙實戰好鞋同時兼備了顏值。HD 2017 的亮相不僅意味著 HD 家族即將迎來全新成員,這款全稱為 Nike React Hyperdunk 2017 的全新戰靴,還預示了 Nike React 這個全新的緩震科技的即將來臨!
工程網面的材質舒適透氣,並不比flyknit材質差,韌性十足,支撐性很好。不規則的防側翻設計,簡潔流暢。
鞋舌大大的HD字母,表明自身身份。
緩震方面,則採用了Recat材質,這種材料是市面上少數不是特別軟,但是卻能達到緩震效果的中底。一開始上腳Recat並沒有像Boost那樣的頂級緩震感受,但是連續運動後,雙腿並不會出現明顯的酸痛感,可見Recat的緩震效果和保護性都還不錯。
水波紋路的鞋底紋路,加上和足部壓力點的結合,抓地力特別好,就是紋路較為密集的地方容易卡小石子,如果實在室內木地板,則非常棒的抓地體驗。
由於是高幫,包裹特別好。前掌沒有多餘空間,後跟則沒有滑動現象,和腳達成了一對一的貼合度。而且後跟有一個增強材質,進一步提高了鞋身的穩定性。
Hyperdunk 2017發售到現在,它的口碑從差到好,一直在逐步的提升,很多網站上也都將Hyperdunk 2017評為了年度最好的實戰鞋。
HyperDunk 2017哪里买
登陸NIKE台灣購物網站,選購全新NIKE HyperDunk系列籃球鞋。Nike HyperDunk籃球鞋穩穩保護每段征程,為減少受傷而設計,腳感舒適更輕鬆,助你一路暢跑。Nike HD籃球鞋系列鞋款,靈感聚集,翻出個性新潮,用奇思妙想,打造個性運動潮鞋。NIKE台灣官方購物網站,在線銷售耐吉籃球鞋、運動T恤、運動衛衣及運動套裝備等各款耐吉最新運動產品,會員享專屬優惠,了解最新的運動訓練理念及產品信息,成為NIKE會員,自由暢快的購物體驗,盡在【www.nikesteelersshop.com】
HyperDunk 2017常見問題
尺碼不偏。由於鞋舌開口原因,腳背高或腳寬的朋友建議先去專櫃試穿或酌情選大半碼。
HD 2017 所搭載的 React 軟硬適中,更趨於韌性,對於注重第一步啟動的朋友來說,非常值得推薦。KD 10 則注重緩震,雖都為頂級實戰鞋,但腳感完全不同。
本次 HD 2017 全系均搭載 React 緩震科技。
推薦延伸閱讀:
NIKE台灣官方購物網站為廣大喜歡NIKE Hyperdunk 籃球鞋系列的朋友們傾情提供時尚籃球鞋
文章來源: www.nikesteelersshop.com